推荐会员 更多
宁波浙东建材集团公司
宁波华通电器集团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市金弘工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慈溪申达塑化有限公司
宁波啄木鸟园艺发展有限公司
贝发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王龙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慈吉集团
宁波第二百货商店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舟宿霓虹五花级精品酒店
宁波市镇海天然园林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长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会活动 更多
·千手慈善基金会与杉杉品牌..1/26
·宁波市教育局领导向浙江千..1/26
·宁波市慈善联合会秘书长冯..1/25
·欧菲斯办公伙伴宁波江北分..1/25
·千手慈善基金会海曙区古林..1/25
·千手杉杉助残奖学金颁发仪式1/25
·高会长等拜访宁波市关工委..7/12
·抗疫抗暑送清凉7/12
·今年迎春敬老送温暖活动准..11/16
·10所特教學校开始申報2..11/16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千手新闻 >> 本会行动
百川爱心团决定在四川内江建造爱心桥
来源:千手慈善基金会  发布时间:2012/2/28 20:40:08

    离四川省内江市33公里的偏远贫困乡镇——东兴区永东乡,离永东乡30 里最偏远的村——闻家冲村,眼下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就是关系到临近两县三乡镇几个村上万村民几百学生交通、生活、上学、生命安全的老大难问题——过河没桥。平常特别让村民担惊受怕的就是孩子们的上学、放学安全,因为闻家冲村有一条河堰,是两县三乡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到内江城里、到远近的几所学校上学的必经之地。
    这条流经闻家冲的河,被当地村民叫做灰水河。在闻家冲建有一个石河堰,俗称陈家楄堰口。将河水挡起来浇灌农田,原来河堰上有一座小桥,由于灰水河每遇洪水季节,河水就猛涨,将小桥冲毁,维修多次都不能阻挡来势汹汹的洪水,村民们实在没办法就在石河堰上修了一排石桩,如遇涨水时就只能涉水过去,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极其危险的,胆小的学生干脆就不去上学,所以最苦的还是这些孩子。由于堰口是学生上学、放学的必经之地,因此,给当地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危险。不仅如此,堰口还影响到周边县乡上学的孩子,如:隆昌县迎祥镇、双凤镇;东兴区椑南乡等就有400多名学生在永东乡玉河沟村、太华小学、永东中心校、郭北中学、内江城区等学校上学,此堰口是上学的必经之路。
    陈家楄堰口大约有30多米宽,两边台阶高,中间低,常年流河水,建有21条石桩,间隔距离40厘米,河水深4米多,堰口高10余米。每年雨季一来,就算是一场中雨,河水就涨起来,更不用说下大雨,那洪水简直猛于虎了。这时,胆大的学生也是由家长陪着提心吊胆的涉水过河上学、放学,因此孩子根本无法正常学习。有部分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顾生命安全,就用家里的农用工具拌桶当“船”,撑孩子过河,拌桶过河很不稳定,极易翻倒,没办法,明知有危险,还是要过河呀。胆小的家长就吓得不敢送学生去上学,因为1996年闻家冲三组邬桂刚、邬桂强就先后滑入河内淹死;2001年闻家冲五组的林刚也被淹死;2005年以来又有六、七名学生滑入河内;今年9月,玉河沟小学的刘欢、刘燕掉入河内,幸好都被当地村民发现并及时把小学生救了起来,才幸免遇难。因此,有的父母外出打工,为了让自己孩子既能有生命的安全保障,又能更好地上学,就将小孩带到打工的地方就读。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修好一座桥,造福子孙后代”,是当地村民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大难题!
    永东乡闻家冲村所处地较偏远,交通闭塞,基础设施非常差。如果建一座人行桥,在堰口下面150米处建一座宽2.4米,长32米,高7米的单孔条石钢筋混凝土的灰水桥,要投资53万元,但村民们迫切希望建一座车行桥,这样既解决了两县三乡村民们的交通运输,发展经济问题,又解决了学生上学过河难的问题。村民想建一座宽5.1米,长32米,高7米的单孔条石钢筋混凝土桥,但投资高达80万元。由于修公路属于村道,政府要补助村级公路的资金少,村民要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来集资。虽然这桥关系两县三乡,但地址在闻家冲村,无法找其他县、乡、村集资。闻家冲村有1235人,还有一部分全家外出人员,修车行桥每位村民集资高达500-600元,闻家冲村经济又不发达,群众普遍集资难,所以到现在都还无法落实修桥的问题。
    不久前,浙江宁波百川爱心志愿团知道这事后,经调查核实,决定捐资60万修建车行桥。永东乡及时向上级政府汇报,争取到上级政府支持建桥资金20万。目前30万首批资金已经落实到账,桥梁设计正在进行中。
关于我们 | 本会行动 | 义工须知 | 爱心互动 |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宁波百丈东路1130号411室 电话:0574-87303080 81978136 传真:0574-87931396 E-mail:sky108@126.com
Copyright © 2008-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千手慈善基金会 & 繁荣文艺创作中心
浙ICP备17033268号-1